所属科目:
动物界 »
脊索动物门 »
鸟纲 »
今鸟亚纲 »
雀形目 »
鸣禽亚目 »
鹀科 »
名字:田鹀
学名:Embeiza rustica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傅桐生、宋榆钧、高玮:1998:形态描述
鉴别特征 背面羽色似麻雀,但显得较为栗红;头和面部近黑色,有白色宽眉纹;下体白而具栗红色胸带。
形态 (据指名亚种)
雄性成鸟(春羽):头顶和面部均为黑色,有些羽端沾栗黄色;眉纹白色,有的个体眉纹沾土黄色;枕部多为白色,形成一块白斑;颧纹棕白色伸至颈侧;背以至尾上覆羽概栗红色,背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,羽缘土黄色,余羽具黄色狭缘;中央尾羽的中央黑褐色,向两侧渐浅,并渐显栗色,羽缘土白色;最外侧一对尾羽由内翈先端的中央起有一白色带伸至外翈的近基部;外侧第二对尾羽的白带和第一对同,但不向外翈延伸;其余尾羽均黑褐色微具黄褐色羽缘;小覆羽栗褐,羽缘土黄;中和大覆羽黑褐,羽缘栗红至栗黄,羽端白色形成两道白斑;小翼羽,初级覆羽和飞羽均角褐色,羽缘栗黄色;颏、喉、颈侧及腹部近白色,颏和喉侧有一块褐色点斑;胸和胁的羽端栗红,因而形成栗红色胸带及体侧的栗色斑;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。
雄性成鸟(冬羽):除后胸和腹部外,其余各羽均具栗黄色羽缘。
雌性成鸟(春羽):羽色较雄鸟暗淡;头部黑褐,但枕部浅色斑较显著;面部黄褐;胸部栗红色带杂以白色,而呈栗白色。
雌性成鸟(冬羽):由于栗黄色羽缘发达,全体显得发黄;头部转黄褐色,眉纹沾黄棕色;胸部栗红色带多杂以土黄色;其余与春羽同。
虹膜暗褐色;上嘴和嘴尖角褐,下嘴肉色;脚肉黄色。
量衡度:(注:见图1)
傅桐生、宋榆钧、高玮:1998:生物学描述
生态 田鹀栖息于平原杂木林、人工林、灌木丛和沼泽草甸中;也在长白山海拔800—1000m的低山区和山麓以及开阔田野中。春秋季迁徙时间集结成群,有的与灰头鹀和黄胸鹀组成数十只的小群或百余只的大群,但在越冬地多在平原和山麓草丛、农田中分散或单独活动。性颇大胆,不甚畏人,冬季常到农家篱笆上和打谷场,城市里林荫道及庭院的高树上。当栖息枝上时,常常竖起头上羽毛,性又耐寒,虽大雪寒冬仍十分活跃。
春季发出动人的歌声,常站在灌木上唱个不停,冬季则隐在植物掩遮的地上,发出“chiu,chiu”的单调声。
在地面取食,食物以植物质为主,在东北春季的食物几乎全是各种野生杂草种子,也有越冬的昆虫和蜘蛛等;秋冬季则以各种谷物为主,并有杂草种子等,而在长白山区发现该鸟胃中多次是松子。据寿振黄(1936)在河北剖检一胃中有百多粒杂草种子。
田鹀不在我国境内繁殖。它在我国为旅鸟和越冬鸟。9月份出现于哈尔滨一带,10月末尚有少数可以见到(方俊九等),在吉林多出现于10月,但有少数鸟确在该地越冬;在沈阳出现在10月初,可能10月底迁完(苏造文);北京附近10月渐见增多,3月渐减,4月底很难见到。严冬时在秦岭北麓和我国沿海各省及长江流域越冬。田鹀最早北上时间是2月底,此时沈阳可见到少数先锋鸟,一般在4月迁完,到吉林稍迟些而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,而哈尔滨则是4月下旬才大量出现。1963年5月23日在大兴安岭树林中见有单独活动的少数个体,而6—7月在大兴安岭从未见有此鸟的记录。
傅桐生、宋榆钧、高玮:1998:分类讨论
分类讨论 过去多数鸟类工作者认为田鹀没有亚种分化。1930年 Portenko 发表了堪察加亚种 E.r.latifascia 后,仍有不少人认为新亚种为田鹀的同物异名,俄罗斯、日本、朝鲜半鸟和我国均有这个看法。例如1973年郑作新在秦岭鸟类志中仍用 E.rustica,而未用指名亚种名称;但1976年在他编写的《中国鸟类分布名录》中,则按照 Vaurie(1959)分类方法,把田鹀分为两个亚种。因此,我们也按《中国鸟类分布名录》分法排列。
亚种分化 本种共分为2个亚种,均见于我国
傅桐生、宋榆钧、高玮:1998:生境与习性
田鹀栖息于平原杂木林、人工林、灌木丛和沼泽草甸中;也在长白山海拔800—1000m的低山区和山麓以及开阔田野中。
傅桐生、宋榆钧、高玮:1998:经济意义
经济意义 田鹀在我国的数量很多,分布又广,绝大部分是以杂草种子和越冬昆虫为食,对作物有益,应予保护。食物中也有些谷物和松子,但为数甚少,对农林业影响不大。再者因夏季鸣唱悦耳,已成各地笼鸟之一,饲养时除给以小米、麻子外,应多给以昆虫和昆虫幼虫。